共合文化发展研究有限公司

电话

咨询热线

18840052749

首页 关于我们 共合文化 共合团队 奠基专著 核心作品 时代共合 共合平台 股权合作 创投申报 申报规则

共合文化

咨询热线

+18840052749

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街251号

电话:18840052749

共合文化

自然学科论

发布时间:2021/09/2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袁轩

人是自然演化而生的高级生命体,因为智慧思维的诞生,对自然产生了理性认识,并通过人特有的思维逻辑辩证,逐渐形成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地理、天文等传统自然学科。这些都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的智慧结晶,是人类发现自然、解释自然的基础学科。通过这些科学理论,人类可以发明更伟大的智慧,引领人类不断的向深度广度探索自然界的奥秘。

自然本相

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,也是人类获取精神财富的源泉,万有始于亘极存在,是道物客观演化的必然。从道本看世界一切皆追根有物,从物本看世界一切皆追根有道,道物相合如同阴阳合体,演化万物所有。自然哲学的发展,本质上是对物道关系认识上的发展过程,唯物观、唯道观作为古人看自然的方法,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,在此基础上孕育而生的物本道末观、道本物末观、物道同根互本观是现代中国哲学对唯学的突破,是更贴近自然本相的新思想。

与物道相关的学说,都是从自然角度解释万物存在的客观规律,差别在于观察世界的角度不同就出现不同的结果。唯物唯道因为“唯”的主观性而导致主客观出现背离,物本否定道本或道本否定物本都是人为思想作怪,而道物辩证存在的观点则是站在自然的角度看世界,是自然本相的真实反映。

人类看自然的方法

人类看自然的方法分主观与客观。所谓的主观是指人类把自身置于最高地位来解释并认识自然,比如人造万物、超自然神、飞天、道仙等,这些想法都是人意识里的假想,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主观想象。所谓的客观是指人类把自然置于最高地位,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表层认识,探索其内在及外在的本质属性,从而归纳出道法自然的规律,这就形成了物道的辩证统一关系。由此可见,脱离实际谈自然就是主观存在,依据实际谈自然就是客观存在。人类祖先对自然认识的局限性,不可避免的主观性占主导地位,但随着社会的发展,人们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入,客观性的看待自然现象必将成为主流思想。

客观存在是构建自然学科的基础

自然学科是以大自然为背景构建,就必须排除人为的主观性,以客观实际的态度去研究自然。由于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肤浅,就不可避免的在某些学科领域提出假说,以指导科学的研究方向。假说是在现实基础上没有获得实践验证的学说,是研究自然学科的可取之法,但在假说的基础上再去假说,就是人的主观性,严重背离客观实际。以二次假说的方式来指导自然学科的研究方向,就会得不偿失,甚至劳民伤财,造成人们思想认识上的混乱。比如史瓦西半径本身是人类永久无法验证的假说,再加上光的物质性也处于假说阶段,在此基础上提出的黑洞理论就属于主观想象,以此来指导科学实践就严重背离客观实际,如同天狗食日般。自然学科不是科幻小说,假说基础上再假说在自然学科界不应被提倡。

哲学是科学的指明灯

原始人在刚会打制简单的工具时,最初的“科学”活动已经产生了,同时面对不可理解和控制的自然力量,产生了自然神崇拜,原始的“哲学”形态也由此诞生。在欧洲文艺复兴时,自然科学还是哲学的一个分支,但在文艺复兴之后,自然科学确立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,这样近代科学诞生了,并获得了长足发展。而哲学却滞缓不前,始终围绕着“唯心”“唯物”“唯道”三观原地踏步,无法有效突破。爱因斯坦曾把哲学比喻成科学之母。科学本应是哲学的实践方法,获得实践经验后再促进哲学的提升,并形成更加智慧的哲学理论指导科学发展,而现在却形成了“跛脚”关系,甚至有人认为“科学的尽头是神学”,又回到原始哲学逻辑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现有的哲学对自然本源的解释相互排斥,思想体系相互矛盾,使人们无法从哲学角度看清科技的发展方向。没有哲学的指引,一些科学研究领域不可避免的出现迷途,甚至成了变相的“唯心主义”。

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哲学观引导自然学科的发展?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现实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传统哲学思想对立根源就在于本源对立,本源问题搞清楚了,矛盾就容易统一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,本源其实就在身边,并且非常近,我们可以通过身边实际存在的规律性的东西去寻找答案。这就像人一样,我们都有父母的基因,父母同样有父母的父母基因,这样就代代相传形成了固有的血脉关系。对于宇宙来讲,同样有这种固有的传化因子与当今世界相连,这通古至今的因子就是物道本相芯的客观存在性。世界本源不可能单有道而无物,或者单有物而无道,是互根的,与当今世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致的。哲学承认物道的本源地位,并统一于客观存在,就具备了形成新哲学的条件,并可以为自然学科提供更好的理论依据。

实际主义是自然学科的指导思想

 “实际主义”就是人类以实际存在为依据探究事物,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理念。意识所反映的事物分为“主观实际”和“主观臆想”。“主观实际”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到的实际存在的事物,“主观臆想”就是想象的与实际不符的东西。实际主义的“实际”指的就是“主观实际”,这样就从根本上排斥了“主观臆想”,脱离了唯心主义思想。实际主义是以人为本,以实际存在为依据的思想,就是人类解释自然现象、调适自然的能力和方法要符合实际存在,顺应自然规律,不能无视自然界的客观存在而主观臆想。

物与道作为实际存在的两个基本方面,虽属性不同,但具有辩证统一关系,辩证在于有其物必有其道,有其道必有其物,统一性在于客观存在。自然作为人类进化的母体,虽然赋予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,但人道法于天道,不能凌驾于天道之上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,与自然和谐相处,天道酬和,就能获得进步发展;如果人类脱离实际,片面的以自我为中心发展,无节制地破坏自然环境,人定胜天思想泛滥,天道惩乱,就会遭到自然界无情的惩罚。人类脱离实际主义,就会出现假大中空思想,背离科学精神,危害自然,也危害人类自身。

自然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

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能力的提高,自然学科在现有传统分科基础上会更加细化到微观领域,如智能、网络、宇格等,并会进一步形成贯穿各自然学科的综合性理论,如物道论、物道空同根互本论等,也就是会出现微观和宏观双向发展格局。自然学科的微观发展,不是建立在假说基础上的微观学,而是更加明确本质世界,一切以实践为根指导微观验证。自然学科的宏观发展,就是要尊重空间的实际存在,以现实的自然存在为基础去推演宇宙的本源及终极,而不是凭着主观想象建立科学宏观理论体系。

2021年7月24日袁轩落笔于沈阳  (注:本篇为共合三纲要之《共合文化暨自然学科纲要》初稿)

微信号:15942096836

附:“共合文化商业合作圈”是构建共合app的前期导向群,以文商互通为轴心构建,主旨研讨文道商道,包括:文化价值理论、文转商途径、企业价值观重塑、思想型股权建设、文化创意思想等等,并着力打造文化资源互通共享体系,由袁轩老师主持多个课题探讨,欢迎扫码邀您入群互联共创!共合文化全景规划请点击上方导航“首页“浏览。

Contact us

联系我们

公司地址: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长白南街251号

咨询热线:15942096836